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注册网址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央戏剧学院大力推进高质量艺术人才培养

2025-04-21 来源:中央戏剧学院收藏

  中央戏剧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百利宫赌场平台:教育的重要论述,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高质量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多维协同完善育人体系,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强化思政引领,传承红色基因。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党委常委会会议定期专题研究,成立由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领导小组,发挥把方向、管大局、带队伍、保落实、促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核心的思政课程群建设,持续推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思政金课。坚持小班制教学特色,打造浸入式、专业化情景教学,释放思政课教学创新活力,举办“马克思主义与戏剧人生”演说课堂、时事评说大赛等,建设适合艺术类院校特点的思政课情境式教学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传承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红色基因,加强学生思想锤炼和品德涵养,强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创作并演出《风云儿女》《没有硝烟的战场》《马背上的摇篮》《八女投江》等一系列展示党的伟大历史、民族经典文化、当代英雄事迹的作品,不断延伸拓展育人阵地。

  坚持守正创新,强化多元育人。聚焦新时代戏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院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话剧—戏曲—曲艺”教学体系,开设全日制曲艺本科专业,设置“相声创作表演”方向,在表演专业、音乐剧专业下分别增设“动作表演”“北京曲剧”等方向,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创新专业发展路径,推进戏剧教育专业向师范类专业改革发展,探索民族音乐剧创新人才培养,为澳门百利宫官网新时代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聚焦多学科交叉,创新数字科技研究与戏剧艺术教育相融合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成立数字戏剧系,与理工科院校开展联合招生,以“双演融合”的创新型演出模式和内容为主要教学培养方向,强化复合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国际化培养机制,与国际知名艺术院校开展合作,开设舞台美术设计、戏剧管理等校际交流项目,提升专业素养。举办“学生专业基本功大赛”,设置台词、声乐、形体3大赛道11个类别,涵盖校内所有台前专业必备基本功类别,夯实专业基础。自1995年起持续举办“学生戏剧小品大赛”,2021年升级为“5·23青年戏剧节”,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磨炼技能的舞台,推动艺术实践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赓续红色血脉、讲好中戏故事,荣获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

  深化产学融合,促进成果转化。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校内各个专业开展实践教学配备一流硬件设施和技术支持,鼓励学生跨专业联合开展剧目创演,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衔接,每年公演教学实习剧目30余部。成立“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依托学院艺术创作人才队伍,将探索原创剧目、实验各类戏剧风格与戏剧理论研究相结合,鼓励学生在戏剧实践中大胆创作,创排《北京人》《家》《铸剑》等作品,联合制作出品《万水朝东》《北上》等优秀剧目,为学生提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实践平台。推动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加强与行业协会和领军企事业单位优势互补,缔结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开展“桂林艺术节”,举办“国际戏剧学院奖”“欧阳予倩戏剧奖”等专业化学术活动,引导学生与行业前沿接轨,扩充实践教学层次,提升实践教学效果。2023年在实验剧团下设“青年艺术剧团”,重点支持学院研究生创作、剧目孵化与演出,加强研究生创作实践。2024年起每年推出“青年剧作家计划”,旨在发现和培养优秀戏剧艺术创作人才,推动中国艺术教育繁荣发展。

  发挥专业优势,增强澳门百利宫官网能力。积极推动戏剧美育传播,面向各级各类学校提供美育课程设计、师资培养、教学师资等美育资源,连续多年举办全国中小学戏剧教育研讨会,构建戏剧美育的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连续12年持续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深入近20个城市60余所高校,演出70余场,用经典剧目弘扬传统文化。2024年起承担“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日常管理与组织实施工作,组织13所高校、9家剧院团开展42场国家层面的精品剧目演出,带动促进省级演出500余场,彰显强大的美育浸润实效。发挥专业优势澳门百利宫官网乡村振兴战略,举办三届“贵州长顺乡村戏剧节”,开展研究生支教与“数字支教”项目,推动优质教育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加强智库平台建设,依托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世界戏剧教育联盟等高水平国内外学术平台,承办国内和国际大学生戏剧展演、世界戏剧教育大会、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展演等特色品牌项目和系列国际学术活动,拓展实践资源,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往能力。

(责任编辑:刘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注册网址 中文域名: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注册网址.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